2025-02-14 09:15:23 | 齐云网
山东2024年高考报名人数预计在100万人左右,其中春季高考报名人数预计在28万人,夏季高考报名人数预计在76万人。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简称高考,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教育部要求各省(区、市)考试科目名称与全国统考科目名称相同的必须与全国统考时间安排一致。
参加考试的对象一般是全日制普通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招生分理工农医(含体育)、文史(含外语和艺术)两大类。普通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照招生章程计划和扩招,德智体美劳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除新疆、西藏外,内地29个省级行政区均已启动新高考改革。第四批新高考改革的7省区(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广西、贵州、甘肃)的新高考将于2024年落地,第五批8省区(山西、内蒙古、河南、四川、云南、陕西、青海、宁夏)的新高考将于2025年落地。
浙江英语、物理、历史、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技术均有2次考试机会,选取其中较高分数作为高考成绩。普通、职业本专科包括普通本科、职业本科、高职(专科)。2021年高职(专科)招生人数统计口径发生变化,包含五年制高职转入专科招生人数。
高考难度系数排行:
第1档地区(简单模式):北京、上海、天津
第2档地区(优惠模式):西藏、青海、宁夏、吉林、辽宁
第3档地区(普通模式):福建、海南、湖北、陕西、黑龙江、内蒙古、新疆
第4档地区(困难模式):重庆、浙江、湖南、江西、河北、江苏、贵州、甘肃
第5档地区(噩梦模式):山东、四川、云南、安徽、广西、山西
第6档地区(地狱模式):广东、河南
齐云网(https://www.qyzkb.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新高考省份?的相关内容。
截至2022年,已有21省市分4批分别公布了新 高考改革方案 ,省份名单为浙江、上海、北京、天津、山东、海南、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黑龙江、甘肃、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
什么是新高考
1、有三门必考科目,分别是语文、数学、外语;有两门限选科目,分别为物理、历史;有4门任选科目,包括化学、生物、政治、地理;
2、考生需要考三门必考科目,在两门限选科目中选择一门,4门任选科目中选择两门;
3、语文数学外语每一门满分150分,其余每门满分100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历史的分数计入总分,任选科目采用等级赋分的方法,将分数折算后加入到总分。
新高考改革方案介绍:根据目前已公布的高考改革方案来看,大体上分为两种形式,即“3+3”以及“3+1+2”的模式。但在这两种模式之下,针对考试科目的选择与搭配,各省市又有不同的要求,并由此衍生出数十种
排列组合
方式可供大家选择。
一、第一批新高考省份(2个) 齐云网
第一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浙江、上海等2省市,2014年启动,2017年首届新高考,高考采用3+3模式,不分文理科,其中第一个3为语文、数学、外语,第二个3为3门选考科目。
二、第二批新高考省份(4个)
第二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等4省市,2017年启动,2020年首届新高考,高考采用3+3模式,不分文理科,其中第一个3为语文、数学、外语,第二个3为3门选考科目。
附:3+3高考模式各科目分数及总分
第一个3:语文、数学、外语3门必考科目,每门满分150分,采用原始考分,总分450分;
第二个3:另外3门选考科目通常满分为100分,采用等级赋分,总分300分,所以总共满分为750分(上海选考科目单科满分70分,高考总满分为660分)
三、第三批新高考省份(8个)
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8省市,2018年启动,2021年首届新高考,采取3+1+2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
本次第三批改革8省市与此前第一批、第二批改革的省份主要差异是必须从物理和历史中2选1,因为物理是高校自然科学类专业的基础性学科,历史是人文 社会科学类 专业的基础性学科,如果不选物理,大学理科专业将很难学进去甚至无从下手;如果不选历史,大学文科专业同样如此。
四、第四批新高考省份(7个)
第四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黑龙江、甘肃、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等7省份,2021年启动,2024年首届新高考,采取3+1+2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
附:3+1+2高考模式各科目分数及总分
高考总分750分
“3”为全国
统一高考
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门,每科满分均为150分,总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
“1”由考生在物理、历史2门首选科目中选择1门,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满分为100分。
“2”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再选科目中选择2门,以等级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每科满分均为100分。
新高考新在哪
选科模式
新高考改革的第一大变化就是选科,传统高考以数理化、政史地划分文理科目,考生只能在这两个组合种做出选择,但是新高考改革采取“3+1+2”的选科组合,考生可以在选定物理或者历史的条件下自由选择另外两科,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12种组合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以及擅长科目做搭配。
录取机制:两依据一参考 传统高考录取依据为高考成绩,但是新高考改革则依据高考成绩和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成绩,参考
综合素质评价
情况。 统一高考成绩:就是指3+1+2的考试成绩,前面3是语文数学外语,后面是考生选择物理或者历史以及其他选考科目。 选考成绩:相当于高考,考试时间初步定在6月份。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评价内部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体育成绩等)、艺术素养(艺术特长发展等)和
社会实践
。
赋分机制,排名竞争 新高考”3+1+2“模式分值计算: 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8省市制定的等级赋分方案五等级一分一档制度,是将考生的卷面成绩的原始分划分为A、B、C、D、E五个等级,各等级所占比例约为15%,35%,35%,13%,2%,最低赋分为30分,最高100分。也就是说,考生即使交白卷,按照名次也有30分的成绩。
山东考军医大学(2025年高考)?1.山东省高考中,有意向报考军医大学医学专业的考生,应选择生物、化学和物理三科作为高考科目。2.可以选择的科目组合包括物理化学、物理历史、化学历史等。3.关于军医大学对女生的人数限制和具体录取分数,我无法提供确切信息。4.建议直接联系山东考军医大学的招生办公室,或访问军医大学的官方网站获取最新招生信息。5.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所帮助。新高考
听说分值从10分涨至35分!2025年上海高考英语改革,侧重语言能力上海2025年高考英语改革引起了广泛关注,主要变化是听说测试分值从10分提升至35分,占总分比例大幅提升,强调语言能力的综合考察。原150分的英语总分中,笔试部分将从140分降至115分,考试时间相应调整。这种改革与新中考英语分值结构保持同步,旨在更公平地评估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改革后,考试将呈现三大显著特点:首
山东省2025年高考选科要求从物化生政史地中选三科。2025山东高考选科新要求是从物化生政史地中选三科,语文数学英语必考,每科各150分,从物化生政史地中选三科,物理化学捆绑,历时政治捆绑,所以所选三科只有物化生,物化地,政史地,政史生等少数几个组合。2025山东省高考人数预计75万左右山东省,是中国高考大省。人口数量众多,仅次于广东省。教育发展比较均衡,高考人数常年全国领先。仅次
山东2024年艺考时间表山东艺考:美术与设计类、书法类、音乐类、表(导)演类的笔试科目考试时间为2023年12月16日下午至12月17日,现场考试(含录制)时间为2023年12月20日至12月27日。播音与主持类、舞蹈类、表(导)演类的现场考试(含录制)时间为2023年12月20日至12月24日。一、艺考所谓艺考,是指相关院校的音乐学院,美术学院,或者艺术系等进行的招生考
2024年山东艺考生人数山东省2024年艺考生人数4.75万人。一、艺考介绍艺术类高考是指学习艺术类专业并且参加普通高考。艺术类高考区别于普通高考不仅要学习文化课还需要学习艺术专业课,因此艺术类高考要求的文化课分数相对非艺考分数线较低。录取的院校多以艺术类院校为主,也包括211工程院校、普通本科院校和专科院校。二、身体条件报考美术院校(专业)要求考生:身体
北师大高考分数线2023北师大2023高考分数线:对于北京市的高考生来说655分。对于广东省首选物理的高考生来说,北京师范大学最低653分能考上。对于广东省首选历史的高考生来说,北京师范大学最低612分能考上。2023年四川高考生,可参考北京师范大学2022年在文科理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根据圆梦志愿提供的数据可知:理科,北京师范大学最低642分录取。文科,北京师范大学最低625分
2025年山东音乐艺考生有多少人2025年山东音乐艺考生大约有1.35万余人。这一数字显示了山东省对音乐艺术教育的重视和学生对音乐艺术的热爱。音乐艺考作为选拔音乐人才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山东省的音乐艺术水平和推动音乐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希望这些音乐艺考生能够在未来的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为山东省乃至全国的音乐艺术领域做出更大的贡献。
2025年高考广东人数会是多少人答案: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发布的数据,2019年广东高考报名人数为71.28万人,2020年为71.68万人。考虑到近年来广东高考人数的稳定增长趋势,预估2025年广东高考人数将在72-74万人之间。解释:广东作为全国人口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省份,高等教育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利用。同时,广东还是中国的经济特区,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这些因素都导致广东高考人数近年
2025-01-27 07:55:28
2024-11-17 13:51:38
2025-01-28 04:47:46
2024-11-29 12:59:58
2025-01-28 17:53:01
2024-11-26 00:42:44